Twitter 是个好产品,但做它的股东大可不必
为什么这和上面讲到的 " 修改 API 访问规则 " 直接相关?因为选择了媒体和广告,就意味着从产品设计到招聘、营销和销售,所有这些都该围绕如何最有效率地收割用户注意力,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参与度,以及说服广告主掏钱。 于是,Twitter 有了巨大动力将用户视为私产,想要分一杯羹偷偷赚钱?这可不行。 这直接导致了后来 Twitter 对其 API 的限制和对第三方工具的敌意,毕竟,任何想要雁过拔毛的人都是敌人。 但问题是,即便 Twitter 拥有数亿用户,它想靠媒体和广告赚钱,就意味着要和 Facebook、Google 正面开战。 而这场竞争中 Twitter 胜算几何?Twitter 上市近 7 年,至今股价停留在发行价以下;Facebook 上市近 8 年,股价翻了 5 倍不止;Google 上市近 16 年,股价翻了 20 倍不止。股价变动就是答案。 Twitter 的身份危机 对于当时商业化方案尚不明晰的 Twitter 来讲,除了用户量、时长,数据也是一块极端重要的资产。选择成为 " 以数据主导的媒体公司 ",还是押注 " 以媒体主导的数据公司 ",将直接决定 Twitter 的身份、竞争对手以及未来天花板。 " 以数据为主导的媒体公司 ",说白了就是要靠数据来衡量(提高)广告效果,向广告主收取更多广告费。 Facebook、Snapchat 即是如此。平台最大程度地控制分发,掌握内容能触及特定受众的数量。 这就导致了,以数据为主导的媒体公司始终面临增加用户规模的压力,因为这代表其业务的可扩张性潜力。 Twitter 在这方面做得足够成功吗? 引述一段 Ben Thompson 的看法: Twitter 目前做的几乎全是品牌广告,而非效果广告。品牌广告商与 Twitter 合作是因为它能在特定时间让特定人群看到自己。品牌想要无处不在,而 Facebook 没有覆盖所有群体,这是 Twitter 的机会。 品牌广告与效果广告的区别在于:品牌广告商想要通过增强品牌亲和力,达成在未来某个时间赚钱的目标,而效果广告商就直接得多了——他们想直接赚钱。 (编辑:无锡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