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无锡站长网 (https://www.0510zz.cn/)- 运维、开发、CDN、操作系统、语音技术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大数据 > 正文

机器视觉技术或成为锂电池新的增长点

发布时间:2022-06-15 09:20:22 所属栏目:大数据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爆发,特别是在双碳战略目标的牵引下,动力电池的市场规模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。 据中汽协统计数据:2021年,中国动力锂电池进入爆发年,市场化提速明显。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.1万辆,同比增长157.6%,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。预
 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爆发,特别是在“双碳”战略目标的牵引下,动力电池的市场规模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。
 
  据中汽协统计数据:2021年,中国动力锂电池进入爆发年,市场化提速明显。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.1万辆,同比增长157.6%,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。预计2-3年后,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1100GWh,意味着动力电池市场将进入TWh时代。
 
  据不完全统计,2021年锂电扩产投资额超6000亿元。
 
  市场的轰轰烈烈,不仅体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,更带动了整个锂电产业链的增长,锂电生产线的自动化、智能化程度将直接决定锂电企业的未来竞争力,在锂电的生产、质检、运输、应用等众多领域中,新的增长点开始出现——谁具备高端自动化装备生产能力,谁就将率先获益。
 
  但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工艺复杂,涉及的工艺众多,不同工序需要不同的机器视觉检测系统。
 
  pYYBAGKVtlSAD3HFAAF3P8tG-nw689.png
 
  来源:高工机器人
 
  在电池的制作过程中,根据先后顺序,可以分为前段、中段、后段三个环节。
 
  前段是正负极生产的过程,包含搅拌、涂布、辊压、分切、制片、模切等六道工序。
 
  中段就是电池制作的过程,包含叠片/卷绕、入壳、焊接、干燥、注液等五道工序。
 
  后段是检测组装的环节,包含化成、分容检测、Pack成组等三道工序。
 
  如此复杂的生产工艺,让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,影响生产质量与效率。
 
  如何快速对锂电池的各段生产工序进行层层的质检,成为了锂电高效生产的关键环节。
 
  对此,机器视觉以极高的检测效率、检测精度和超强稳定性,改变了锂电池的生产方式,已成为锂电池生产装配中的标准配置。
 
  以锂电池生产装配阶段为例,叠片工位的正负极片放置在隔离膜中的位置,对于电池的性能有较大影响,这种错位会减少极片的有效反应面积,甚至会造成电池内部短路。这主要是因为隔离膜在分隔正负极片后,膜两端会长出极片 2mm~ 5mm,如果位置不合适,就会对下工序顶、侧封环节精准定位极片实际边缘尺寸产生影响,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有效完成自动封装作业。
 
  机器视觉可以有效取得极片实际边缘,得到理想的极片轮廓的准确图像信息,再将图像信息反馈给 PLC,控制后面的设备动作。消除因为定位不准而给叠片封装等环节造成安全风险。
 
  目前,针对锂电生产过程中的隔膜、涂布、辊压、分切、模切、卷绕、叠片等工序,各大机器视觉供应商也分别给到了尺寸检测、对齐度检测、外观缺陷检测、位置归正和纠偏闭环控制等解决方案。
 
  

(编辑:无锡站长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    推荐文章
      热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