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无锡站长网 (https://www.0510zz.cn/)- 运维、开发、CDN、操作系统、语音技术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大数据 > 正文

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,搞定英语语言教学问题

发布时间:2021-06-03 17:42:46 所属栏目:大数据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一、英语教与学的现状 当前,我们的英语教学进步不小,但仍难以满足我国发展的需要,需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,尤其是中小学的英语教学。我国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存在以下问题:了解一些语法规则,但应用能力差,听写、口语、写作和翻译均有明显
一、英语教与学的现状
当前,我们的英语教学进步不小,但仍难以满足我国发展的需要,需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,尤其是中小学的英语教学。我国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存在以下问题:了解一些语法规则,但应用能力差,听写、口语、写作和翻译均有明显的低级语法错误;有一定的英语词汇量,但仅知道常见的一两个词义,而且是汉语释义,勉强能看懂简单的英文读物,阅读速度慢;听说水平低;英文写作往往是词对词的硬翻,无法准确表达。
 
英语是我国讲授、学习、使用最广的外语,我国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前已经学了十余年英语,但高考英语成绩并不高。2015年的网上数据显示,北京市的高考英语及格率连续5年约为25%,其他很多省份亦类似。同时,一般高校许多学生即使在大学继续学习英语1-4年后,英语依然不理想。我国参加托福和雅思的考生,他们的英语水平相对较高。但即便是这样的考生,其英语总体成绩也往往低于全球考生的平均水平。总之,我们的英语教与学都亟待提高。
因高考题型、师资水平、学习材料和时间等诸多因素,中小学英语教学普遍缺乏足够的高质量英语听说训练,而中小学恰恰是发展英语听说能力的黄金时期。因此,必须首先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,然后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。我们不能因为部分院校的学生英语成绩还可以,就误以为大学新生的英语普遍过关了。学生通过了各类考试,并不等于英语学习一定成功了,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。
二、问题出在哪里
主要是观念不正确、客观条件不够、做法不当。升学考试的指挥棒效应导致了普遍的应试教学,大多数学生学英语主要是为了应试,而不是以交际或获取知识为目的。
最突出的症状就是,从最初学英语开始,大多数师生认为,学英语需要记忆大量的词汇。这种认识虽然没有大错,但反复背诵英汉词表的方法却是有问题的。这样学英语枯燥无效,严重忽略了练习更有意义的学习内容。比如,语音和朗读,常用词的搭配和语块,常用功能语句,泛读和泛听等等。这些重要项目没有练到位,必然导致英语学习效果不佳。
在最容易培养良好发音和表达习惯的中小学英语教学阶段,教师普遍未能正确引导学生跟读课文录音、复述,很少做听写练习,造成学生的语音、语法、搭配错误连连,无法准确流畅地诵读。现在学界通常认为,语言学习关键期主要是在语音学习方面起作用。小学阶段如认真进行英语语音语调的练习,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许多孩子连相对流畅地朗读英语都做不到,怎么可能用英语交流呢?正是由于走了弯路,英语教学才费时低效。
另外,大规模考试因考虑时间和经济因素,题型多以单选题为主,无法直接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,正面反拨效应不佳。笔者连续十年对本校英语专业本科新生进行了英语水平测试,结果显示,学生做阅读和完形填空的单选题问题基本不大,但听力很差,听写尤其差:满分为10分的听写,两百多学生每年的平均成绩和中数均在5分左右;丢分点主要是拼写、语法和因听不懂而写错、漏写等。根据2018年高校生源质量排名,我们的生源质量在前100名以内。从历年全国考生的大学英语四、六级,英语专业四、八级笔试的单项均分成绩看,学生的听力、听写部分成绩最低。为了抵消这种考试效应,现在高考、大学英语四、六级以及英语专业四、八级都有改错、作文之类的主观题,而改错和听写一样,是考生失分严重的题型,可见早期的错误影响有多严重。
我们英语教学成绩差强人意,还有一个原因是,对基础阶段的英语语言教学研究重视不够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国内曾推介张思中的16字方针外语教学法:“适当集中,反复循环,阅读原著,因材施教”,该方法已被证明的确有效,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。本世纪初,以上海外国语大学戴炜栋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大学英语教师,开展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一条龙英语教学研究,研究成果虽引起较多关注,但在实践层面似多限于上海的一些学校。
我们许多高校外语教师做学术研究偏理论,研究成果适用范围小,无法充分满足国家的发展需求。《外国语》主编束定芳教授就撰文呼吁,外语学术研究应关注应用。学术刊物也应更多关注一线的教学研究,引导教师解决实际存在的、具有普遍性的外语教学问题。同时,我们应大力研究英语教学的费效比问题。在大数据时代,充分借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教学,可有效解决英语教学问题。

(编辑:无锡站长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    推荐文章
      热点阅读